“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透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气度
发布时间:2023-11-13 17:12:10 作者:151amjs澳金沙门
10年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福建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两年前,随着“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泉州更成为推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典范。
泉州历史上曾有6000多座宫庙,供奉500多位神祇,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耸立在泉州各处、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和遗址,以这座城市独有的方式讲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和不同信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故事,解读诸“神”共处、和谐共生的秘密。
海神与铺境神,展现本土宗教的包容与烟火气
泉州是10世纪至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作为宋元时期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
宋元时期,位于泉州东海镇石头山上的真武庙是官方祭海场所,号称“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山下有位于晋江出海口的法石港,东南亚及我国台湾地区祭祀的真武大帝,大都从这里分炉。真武大帝本职为道教的北方位守护神,五行之中,北方属水。真武大帝的这一信仰属性因泉州的海洋文化而得到发扬,其所承载的镇海护佑功能,一度成为宋元时期从事海洋贸易商人的精神寄托。
泉州海神信仰十分丰富,第一代海神是通远王,第二代是真武大帝,第三代则是妈祖。莆田湄洲是妈祖炳灵之地,泉州则是其“圣德秉坤极,闽南始发祥”之地。泉州妈祖庙(天后宫)是妈祖信仰从福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发祥地。天后宫位于泉州古城南端,南临晋江及沿岸港口,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始称顺济宫。伴随历代官方和民间对妈祖信仰的推崇,天后宫历经营修、发展,现存建筑群坐北朝南,总体呈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
▲泉州天后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宗教的“秩祀”(祭祀的等级、范围等)观念中,有一条是“祭不越望”,意思是祭祀不能超出规定的等级和地域范围,后世发展成人们多祭祀与本地有密切关系的神。例如明清时期的泉州四隅信仰不同的铺境神,名曰“铺主”“境主”,类似于土地爷,各立公庙而祀。
铺境神是以中国民间宗教信仰、观念为基础,融合和吸收儒、佛、道等文化和神祇而形成的一种信仰综合体。泉州的铺境神信仰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官方礼仪和以朴质为特征的民间习俗的有序结合,供奉最多的是王爷,其次是关帝、魁星、文昌帝君等,这都是旧时列入国家祀典的神祇;道教如张真君、太乙真人、赵公明、紫薇星君、玄天上帝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佛教则只有观音。在今天的泉州,可以经常看到老人们悠闲地在铺境庙前喝茶打牌,孩童嬉戏打闹,并不妨碍拜神之人在殿内焚香低语,神祇的传奇与故事因人间的烟火气而流传。
各宗教信仰在这里相遇、并存,是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证明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上世纪20年代参观泉州奏魁宫时,见到古代天主教徒坟上的天使石像嵌在土地庙墙壁上,人们焚香祭祀。曾有一个美国人想要购买这尊石像,遭到拒绝。当地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守护神。这也是泉州能容纳诸多来自异域神祇的原因之一。
这尊泉州鲤城区涂门街奏魁宫中的古代天主教徒坟上的天使石像,或是元明时期泉州天主教的一件遗物。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受罗马教宗派遣的孟高维诺从泉州港登陆北上,在北京建立第一个中国主教区;之后,孟高维诺在泉州设立第二个主教区——刺桐教区,直至第五任主教雅各伯,刺桐教区存续49年。
此外,泉州曾出土元代基督教徒墓碑,到了明末,泉州基督教也很兴盛。
▲朝霞中的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地位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开元寺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寺,四易其名后而为开元寺,号称“闽南第一古刹”。开元寺最为人称道的文物是大殿后廊檐间的一对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还有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这些都是明代修大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印度教寺庙移来的。开元寺的东塔镇国塔、西塔仁寿塔均为五层八角石构楼阁式塔,塔身各面浮雕佛教主题造像,故事也多取材于佛经及古代印度的民间神话传说。域外题材完美融入中国佛寺塔身雕刻中,呈现了宋元时期因开放包容文化氛围而形成的宗教艺术繁荣的景象。泉州曾有两座印度教寺,一座建于元初,供湿婆神;一座建于元末,号“番佛寺”,泉州因此成为我国唯一留有印度教寺庙遗存的城市,现存相关建筑构件300方。此外,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有一尊1934年在南校场发现的毗湿奴石像;晋江池店有一座小庙供奉印度教女神石像,村民将其当作观音奉祀。
▲泉州晋江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新华社发)
在泉州众多外来宗教遗迹中,晋江草庵还存有摩尼教遗存。唐代,摩尼教传入福建,其后历代传续,五代徐铉、南宋陆游及真德秀、明代何乔远等人对此都略有记载。何乔远《闽书》云:“草庵,元时物也,祀摩尼佛。”当时管理江南诸路明教的僧官驻泉州。1979年,草庵前还曾出土印有“明教会”的黑釉碗残片。草庵内依崖壁凿成圆形佛龛,龛内有一尊高约1.5米的摩尼光佛浮雕。石像能保留至今,盖因当地居民多以佛像视之,并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六为其诞辰举行祭祀。
▲泉州清净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15世纪中叶恢复重建时,始有“清净寺”匾额。寺内现存明永乐五年(1407年)颁发的保护清真寺《敕谕》石刻、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刻的《清净寺记》碑等。与清净寺遥相呼应的还有“圣墓”,始建于唐初,为穆罕默德两位入华门徒的墓葬所在。
这些历史遗迹是曾经兴盛之极的海洋贸易所带来的外来宗教文化与泉州本土宗教文化交往融合的见证。诸“神”共处、和谐共生,是以泉州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证明。
多元宗教文化复合交融,在泉州得到生动体现
泉州清源山开发于秦代,山中有颇多儒、释、道庙宇道观建筑,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遗迹,是一座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清源山下的老君岩造像面目和蔼慈祥,脸含笑意、静观众生、独具神韵,尽显道家的庄严意境。老君岩原是包括真君殿和北斗殿在内的道教建筑群的一部分,明崇祯时建筑群已废,但老君岩造像经风历雨,保存至今。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造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源山中的纯阳洞,奉祀的是道教的裴仙,现存有元后至元四年(1338年)万安禅寺僧人用平撰写的《重建清源纯阳洞记》石碑。碑文开头说:“天下山川岩洞幽胜之处,必仙佛所庐,佛或因仙而居,仙或因佛而显,乃相与成物外之风致也”;最后又云:“悟清净无为之理,了仙佛异派同源。”这应该是当时泉州僧人的一种共识。一处道教圣地,后世将其重建修复的却是僧人,这体现了佛道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僧人修复道教圣地,还有穆斯林参与其事。该碑文记载,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僧人法昙修复纯阳洞时,“心泉蒲公同其弟海云平章协力捐财以资之”。“心泉”即蒲寿晟,南宋末曾任梅州知州;“海云”即福建平章政事蒲寿庚。蒲寿晟出生于穆斯林家庭,后信奉道教,故劝导其弟蒲寿庚“协力捐财”,以资助法昙修复纯阳洞。50多年后,蒲寿晟的孙子蒲仲昭(一卿)延续这一传统,资助法昙的法孙契因三度修复纯阳洞。在泉州,这种不同宗教文化复合交融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泉州德济门曾出土大量宗教石刻,其中一件,一端雕基督教的十字架与莲座,另一端刻有伊斯兰教“云月”图案。再如开元寺大殿木雕,既有佛教的飞天,又有基督教的天使形象,而出土的基督教碑刻中也有头戴僧帽的飞天形象。
▲泉州古城关帝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泉州承天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历史上,各种宗教在泉州相遇,最终在这里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画卷,体现出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这对于我们今天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化百花园等,都不无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