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4-01-04 09:15:30 作者:151amjs澳金沙门
千年历史中华一脉,百年征程薪火相传。1921 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苦难深重的内蒙古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从此有了最为先进最为坚强的领导核心。1923 年,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直接领导、参与培养了内蒙古地区第一批共产党人,亲手播撒了内蒙古地区的共产主义火种。1925年3—5月,党在内蒙古创建了边疆民族地区第批党组织。革命的火种在内蒙古大地上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一、中国共产党引导内蒙古地区先进分子走上革命道路
内蒙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战略地位重要,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十分关注该地区的革命斗争,并致力于帮助内蒙古解决民族矛盾,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党开展内蒙古地区革命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进步青年。
中共北方党组织负责人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以北京蒙藏学校为重要阵地组织开展党的民族工作。1923 年初,李大钊介绍北京大学的内蒙古青年学生韩麟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派他到蒙藏学校开展工作。4月,经韩麟符等人介绍,蒙藏学校的蒙古族学生荣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内蒙古地区第一位蒙古族共产党员。同年夏,荣耀先代表蒙藏学校回到家乡绥远土默特旗招生。他受中共北方党组织委派,动员在归绥中学和土默特高等小学校读书和就职的吉雅泰、李裕智、孟纯、多松年、乌兰夫、奎璧、云润、佛鼎、赵诚、高布泽博、朱实夫等 30 多名进步青年,于 1923 年秋考入蒙藏学校同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乌勒吉敖喜尔、特木尔巴根、王瑞符.乌云珠等一批蒙古族青年也进入蒙藏学校学习。之后,又有贾力更等蒙古族青年陆续到蒙藏学校求学。
李大钊多次到蒙藏学校开展工作,他与青年学生促膝谈心、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为他们分析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关系,讲述北洋军阀压迫和欺凌各族人民的残酷事实,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内蒙古地区的罪恶行径,探讨蒙古民族的解放问题,鼓励他们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当时在北方活动的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赵世炎、何孟雄等都曾到蒙藏学校开展工作。他们以朴实平等的态度,以谈心交友的方式,在探讨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讲解革命道理,让他们对民族解放有了进一步的思考。青年们也争相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诉说各族群众的苦难生活,使李大等共产党人对内蒙古民族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批进入蒙藏学校的青年,同时也引起了其他政治派别和政党的注意。他们曾派人到蒙藏学校进行活动,宣扬其主张,兜售其主义,企图拉拢这批学生。中共北方党组织和李大钊牢牢把握主动权,用真理的力量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感染了这些富有朝气的青年,激发了他们追求真理、寻求解放的强烈愿望,把他们引导到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为内蒙古地区革命工作培养了骨干力量。
1923年冬,邓中夏等秘密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吸引了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蒙藏学校学生参加。这些青年常常围在宿舍的火炉旁讨论时局,探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就在这个不平常的冬天,党组织引荐他们中的积极分子乌兰夫、奎璧、赵诚、佛鼎、高布泽博、康根成等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1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多松年、李裕智、吉雅泰、孟纯、云润、任殿邦、云霖等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共北方党组织在蒙藏学校成立了团支部,多松年、乌兰夫先后任团支部书记。
在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下,1924 年下半年,多松年、李裕智、孟纯、佛鼎等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9月,乌兰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奎璧、吉雅泰、赵诚、高布泽博、云润、贾力更等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的入党仪式都是秘密举行的,神圣而庄严乌兰夫回忆,“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半夜没合眼暗暗地下定决心,我要做李大钊同志那样的共产主义战士”随着蒙藏学校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中共北方党组织在蒙藏学校建立了中共蒙藏学校支部,多松年任党支部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1923-1925 年,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喀喇沁右旗蒙古族青年白海峰、乌文献和察哈尔正黄旗蒙古族青年纪松龄等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地区第一批共产党人在北京产生。
在中共北方党组织领导下,这批内蒙古地区的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参加了纪念“二七”大罢工一周年活动、列宁逝世纪念活动、迎接孙中山先生北上活动、推动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运动、声援五州反帝爱国运动大游行等革命活动。他们中的有些人还多次担任北京学联活动的组织者。孟纯曾被推选为北京学联常委,担任李大钊的交通员。多松年和佛鼎担任北京西城区党组织的宣传员,经常传送文件,散发传单。乌兰夫、佛鼎、云润在举行纪念列宁大会时负责会场会务工作。来自内蒙古地区的进步青年在一次次政治历练中成长,斗争本领得到提高,思想觉悟得到升华,革命经验得到积累。
为了向内蒙古各族人民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共北方党组织和李大钊决定由蒙藏学校革命青年创办进步刊物。多松年、乌兰夫、奎璧等人接受了这项任务,开始刊物的筹办工作。1925 年4 月,内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正式出刊,共编发四期,其宗旨是结合内蒙古地区实际,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蒙古农民》正确阐述了蒙汉民族之间的关系和共同的命运、共同的使命,对促进各族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开展反压迫反剥削斗争起到启蒙引路的作用。《蒙古农民》被广泛散发到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影响了一批进步青年投身革命。
蒙藏学校革命青年在北京学生运动中的活跃表现,引起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注意。他们意识到这批学生不是原本设想的用以统治少数民族的工具,而是一支正在成长起来与自己为敌的政治力量,于是通过种种手段来遏制这股革命力量的发展。中共北方党组织和李大钊为了保护并进一步培养这批青年,把他们分期分批送到广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外蒙古党务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处学习。同时还选派李裕智、吉雅泰等回到内蒙古地区开展党的工作。
党在北京培养起来的这批党员,成为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党员群体,许多人后来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地区革命的骨干。
二、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党的组织
1925年的中国,大革命风起云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革命力量的冲击下风雨飘摇。这年的春天,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边疆民族地区第一批党的组织。
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国共两党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1925年初,时值孙中山先生北上、国共合作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之际,国民党要在北方地区建立党组织。为了实现北方的国共合作,加强对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共北方党组织决定在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区以及包头帮助国民党建立组织机构,同时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机构,开展革命工作、发动革命运动。
1925年3一5 月,中国共产党在承德、张家口、归绥(今呼和浩特市)以及包头四座城市分别建立了中共热河特别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热河工委) 、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察哈尔工委) 、中共绥远特别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绥远工委) 和中共包头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包头工委)。
中共热河工委负责人是陈镜湖和杜真生。工委在宣传国民革命和民主革命思想、建党建团、发动学生运动等方面颇有建树。成立当年即组织中小学、师范学生近千人召开纪念五四运动大会,并举行示威游行活动,宣传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工委还根据中共北方党组织和李大钊的指示,成立了热河学生联合会,组织各校学生、各界人士参加集会、示威游行以及募捐活动。1926 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工委发动学校师生举行追悼大会和纪念活动。
中共察哈尔工委负责人是张良翰和杨洪涛。1926年秋,从苏联回国的多松年接任工委负责人。工委面向城市、农村和牧区开展工作。工委负责人积极奔走于社会各界,组织发放《蒙古农民》等革命刊物,影响了一批进步青年投身革命,为以后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张家口地委) 以张家口为重要基地开展内蒙古地区革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中共绥远工委负责人是吉雅泰。工委领导绥远各界积极声援五册运动,并将声援活动扩展到包头、五原、临河等地,使各地民众深受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了各族群众的觉醒。1926 年,随着内蒙古地区农牧民运动的日渐高涨,工委在以归绥为中心,东到丰镇、西至萨拉齐的农村地区,建立各级农民协会。进行减租、反剥削的斗争。工委积极发展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建立党团组织,领导组建了萨县、和林县、武川县、归绥县、土默特旗五责人个中共旗县工委。
中共包头工委负责人是李裕智。李裕智以开办照相馆为掩护,广交朋友,联系群众,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吸收地毯厂、铁工厂、泥木工厂、甘草店工人50余人参加学习,逐步发展了30多名青年入党入团。工委还对绥西地区最大的民间组织“哥老会”会众进行了团结和争取工作。1925年9月,工委领导石拐沟煤矿1000多名矿工取得罢工胜利,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影响。
随着大革命的蓬勃发展,内蒙古地区其他党组织也相继建立。中共绥远工委在冯玉祥于包头创办的西北民报社成立中共《西北民报》支部,该支部利用报纸占领舆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1926年春,中共北满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北满地委)成立,随后在中东铁路沿线各站段,包括满洲里、海拉尔、博克图等车站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到1927年初,中共北满地委所辖区域中共党员发展到130多名。1926 年9月,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建立中共绥远特别区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绥远地委)。中共绥远地委下设中共归绥县委员会(简称中共归绥县委)和中共归绥县西区委员会(简称中共归绥西区委)。中共绥远地委除领导归绥市内的各级党组织外,还辖有不塔气等 16 个农村党支部。中共绥远地委领导绥远人民广泛开展革命运动,发展党团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发动铁路工人斗争,支持冯玉祥国民军,反对军阀的统治和压迫。
从总体上看,内蒙古地区早期党组织的创建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早期党组织是由中共北方党组织和李大钊派人组建的;二是很多早期党员是在北京加入共产党以后,回到各地发展党员并建立组织;三是重点在知识青年中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四是注重在产业工人和农牧民中开展工作,建立组织。从四个工委创建到中共绥远地委成立,内蒙古地区党组织建设和革命运动逐渐掀起高潮。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地区党组织的建立,是内蒙古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对内蒙古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内蒙古地区革命从此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使得内蒙古地区人民解放运动有了直接的领导力量,使得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内蒙古地区有了贯彻落实的组织基础。党的组织在内蒙古地区一经建立就深深植根,党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强的领导、高扬的旗帜、光明的指引。
第二,内蒙古地区人民的解放和党领导的全国革命自此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发展内蒙古地区的党员,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党组织,领导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使内蒙古地区成为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蒙古各族人民走上紧跟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道路,开始形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
第三,党在内蒙古建立边疆民族地区第一批党组织,加速了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进程。以建立中共热河、察哈尔、绥远包头四个工委为先声,党在内蒙古地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一批又一批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的革命热情,为党在内蒙古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乃至在党领导下建立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初步奠定了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速了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进程。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内蒙古地区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和邻近内蒙古地区的部分党组织深入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制定了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土地革命的指导方针,多次向内蒙古地区派出干部,恢复重建内蒙古地区的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地区的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沿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足迹,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不惧牺牲,前仆后继、不屈抗争,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推动民族解放的车轮滚滚向前。1927年10月-1936年10月,内蒙古地区党组织不断得以建立和恢复,分别有中共绥远特别支部、中共内蒙特别支部、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中共通辽特别支部、中共内蒙古特别委员会、中共绥远地区特别委员会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中共归绥中心县委员会、中共绥远省特别委员会、中共乌审旗工作委员会、中共绥远省工作委员会中共垦区工作委员会、中共鄂托克旗工作委员会等。内蒙古地区党组织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苗壮成长,坚定地担负起组织和领导内蒙古地区革命运动的使命。
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内蒙古地区的革命火种不但从未熄灭,而且越烧越旺,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肩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站在抗日救亡的最前列。内蒙古地区党组织领导团结内蒙古各族各界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中国共产党把发动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抗战作为开展内蒙古地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部署下,八路军派出主力部队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有效遏制了日本侵略者西进南下的企图。中国共产党大力培养民族干部,依靠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争取一切抗日力量,在内蒙古广大地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日斗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党组织已经基本覆盖全区各旗县,更加壮大并愈发坚强有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内蒙古地区党的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紧围绕各个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与时俱进、日益加强。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党的组织制度不断发展巩固,为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历史证明,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内蒙古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如何建立起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服务,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努力奋斗的先锋队这一重大命题。
三、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党组织概况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党员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有党员1754206名,占全区总人口的 7.3%。党员队伍的壮大彰显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彰显出党的强大生机与活力,彰显出党的事业的兴旺与发达。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年轻党员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有35岁及以下党员378215名,占党员总数的21.56%。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1051717名,占党员总数的59.95%。女性党员比重稳步提升总量达562590名,占党员总数的32.07%。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扩大,农牧渔民党员394443 名,占党员总数的22.49%;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数量占比更趋合理。
党的组织体系更加严密。截至 2022 年底,全区共有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116 个,其中自治区委1个,盟市委12个,旗县(市、区) 委103 个。全区 269 个城市街道、778个乡镇、2636 个社区(居委会) 、11082个行政村建立了党组织。全区共有机关基层党组织18495 个,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20490个,企业基层党组织22301 个,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2385个。党在基层的组织基本实现应建尽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百年大浪淘沙,百年雨雪风霜。中国共产党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带领勤劳勇敢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鲜红的党旗在内蒙古大地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