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完美相遇
发布时间:2024-07-30 09:14:04 作者:151amjs澳金沙门
第33届夏季奥运会在巴黎开幕,当古老的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在浪漫大都会巴黎相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巴黎奥运会前夕,塞纳河畔的巴士底设计中心迎来了一场独具东方神韵的“龙马风度 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展”。武术、龙舟、围棋、养生气功、射箭、蹴鞠、骑御等百余件体育文物珍品精彩亮相,架起一座中法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在这一刻交汇,通过体育的活力窗口,传递出人类共同的语言:理解与尊重、爱与美、和平与友谊。
▲展览里的唐代三彩奔马马术俑,马上胡人形态神采飞扬,生动展现出唐代马术的高超技艺。(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博物馆官网)
▲7月26日晚,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桥梁上的灯光形成了埃菲尔铁塔的一对翅膀,象征着人类共同的愿望——和平。(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1908年“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的世纪追问,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再到2022年北京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中华传统文化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奥林匹克文化不断交流互鉴。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内在相通,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
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是东西方文明互鉴、文化互动、思想互通的生动展现。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应不断从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等代表的优秀文明中汲取思想伟力、凝聚精神动力、集聚奋进合力,为更好推进民心相知相通、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和 共同表达了“和谐公正”理念
“和谐公正”的价值理念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处世态度与精神品质。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鲜明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共同利益、谋求共同发展的价值追求,包含着对构建“和谐公正”社会的理想愿景。当下,“和谐”与“公正”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仅在国内起到弘扬正气、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在国际上也树立着中国立场、传扬着中国价值、塑造着中国形象。
▲广州中山纪念堂,正面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所书的“天下为公”横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深刻体现了倡导公平竞赛、维系世界和平的中国态度和中国主张,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奥林匹克宪章》“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的价值追求,积极倡导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和平共处、公平竞争,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于“和谐公正”理念的共同追求。因此,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书写国家荣誉的公正舞台,也是各国民众共促友好交往的和谐平台。
“和谐公正”理念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之中,表达了中西方对和谐共处、公平正义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助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激励世界各国人民共建和谐稳定的世界秩序, 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合 共同体现了“合作团结”愿景
无论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还是“合则强、孤则弱”“人心齐、泰山移”的内涵要义,都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倡导合作、崇尚团结的文化传统和品格特质。正是基于“合作团结”的价值遵循与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始终发扬“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努力探寻全球合作“最大公约数”,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焰火在鸟巢国家体育场上空显示出中文“天下一家”和英文“ONE FAMILY”字样。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
“合作团结”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蕴之一。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奥运五环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标志,蓝、黄、红、绿、黑五色代表世界五大洲,五环相扣象征全世界人民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生动体现了合作团结的愿景。2021年,经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将“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不仅赋予奥林匹克精神以新内涵、新价值、新表达,更饱含了全人类对“团结、合作、友好”未来的深切呼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形成时代呼应。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出“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向全球传达了致力于合作团结的愿景,再次奏响增进团结、携手合作、共克时艰、面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以各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共同展现了推动世界合作团结的美好愿望,为搭建更多沟通对话桥梁,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理想追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激发新潜力、增添新动力。
共 共同彰显了“共赢互利”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反对“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近思录》),强调因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是不可取的,而提倡“共赢互利”,并强调重义轻利、先义后利。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立人”“达人”与“立己”“达己”互为支撑,自我与他人是共同发展、互相成就的统一体。这种绵延千年的价值取向,既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担当,也展现了对人类社会共赢互利的美好期盼。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历史上奔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创造了辉煌历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诞生之初,就蕴含着“共赢互利”的价值取向。古代奥运会期间,来自不同城邦的人们,通过友好比赛、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实现共赢互利。时至今日,奥林匹克运动已不仅限于体育竞技范畴,其积极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更蕴含着全人类共谋发展、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美好向往,体现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人类命运与共的深刻共鸣。
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共同彰显了“共赢互利”的原则,既是世界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也是全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标,对于推动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生 共同诠释了“生生不息”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生”为“天地之大德”,循“生生”之理,求“生生”之道,形成“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也涵养了坚韧顽强的品格,倡导以锐意进取、奋斗不止的态度追寻人生意义与理想。由此也进一步孕育形成了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不断激励中华体育健儿们勇创佳绩、为国争光。
▲7月26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花样游泳选手冯雨在开幕式上挥舞国旗。当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举行。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将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作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诠释,鼓励人们不断强健体魄、挖掘潜能、挑战极限,提升与拓展生命的高度、宽度、厚度,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同时,奥运圣火的点燃与传递,也进一步彰显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不同群体、不同国度、不同地区得以生生不息、绵延发展。
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天然契合,不管是前者对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人格的推崇,还是后者对于“更快更高更强、公平竞争”价值观念的传扬,都以“生生不息”为精神动力,这也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可以形成价值共识、话语共通、情感共鸣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