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是新疆塔里木盆地最早的居民吗?|正道
发布时间:2024-09-03 10:25:33 作者:151amjs澳金沙门
我国维吾尔族主要居住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各绿洲。国内外学界关于谁是塔里木盆地的原住居民以及维吾尔族族源等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研究不足,留下了很多疑问和各种解释的空间。此后,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有政治意图的势力就在这个问题上乘虚而入,大做文章。
▲塔里木河流域位置与水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
我们的研究证明,维吾尔族的直系祖先回纥人是公元840年从蒙古草原迁来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并非塔里木盆地早期的居民。
为了厘清塔里木盆地早期居民的真相,我们不得不借助体质人类学的视角,对各类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又通过对新疆当代维吾尔族人群所做的体质人类学调查,证明维吾尔人的直系祖先回纥人,与塔里木盆地的原住居民是有区别的。
回纥人是公元840年来自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是典型的蒙古种族特征的人群。
在回纥人来到塔里木盆地以前,塔里木盆地的原住居民主要为三种人:高鼻深目类型的“胡人”、汉族人和羌人。在公元840年以前,塔里木盆地各绿洲的居民都不会说维吾尔语。
一.维吾尔古称“回纥”,原居于蒙古草原
今天的“维吾尔”古称“回纥”。这两个名称都是原蒙古草原上一个游牧部落的突厥语自称——“Uyghur”的不同汉文音译。
在古代,蒙古草原相继被匈奴、鲜卑、柔然和突厥统治,在突厥汗国时期(公元552-744年),回纥是受突厥奴役的一个部落。史称突厥:“世行暴虐,家法残忍。”遭到草原各部的反抗。在反抗突厥汗国的战斗中,回纥部落得到唐朝的支持,遂日益壮大起来。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时期全图。(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公元744年,唐朝灭亡了突厥汗国,扶持回纥部建立了回纥汗国,其疆域大体上相当于今外蒙古。从此以后直到840年,历代回纥可汗都向唐朝称臣,接受唐朝的册封,回纥汗国始终作为唐朝的属国而存在。
二. 回纥人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外貌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直系祖先,但他们与今天的维吾尔人在外貌上是有明显差别的。
关于回纥人外貌特征的材料,我们可以在零星的史书记载中,在现存的古代佛教洞窟壁画和出土文书中找到。另外,还可以参照被公认与回纥同种族的其他古代民族的材料作为旁证。
学界公认,回纥原为古代蒙古草原上丁零人中的一个部落。根据对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古代人骨的研究,我国考古和人类学界认为:“在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发现的古人骨骼,均属于北亚人种或北亚和东亚人种混合的性质。在中国境内,从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直到近代,除新疆以外的居民,都是蒙古人种。”因此丁零人属于蒙古人种是国内外学界共识。
苏联学者通过考古材料对丁零人的描述是:“高脸,圆而高的眼眶,中等高度或扁平的鼻子,这些特征在欧罗巴人种中是看不到的,而接近远东人种的华北类型。”
我国考古学界对外蒙古地区的原住居民和后迁徙来的居民的种族特征作了更为明确的说明:“蒙古人民共和国古代居民属大陆蒙古人种,脸型平而宽,颧骨微突,门齿为铲形。古代蒙古北部和南部居民的人种类型同蒙古现今居民无区别。”
以上的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清楚地证明了,外蒙古地区的原住居民都是蒙古人种。
公元 6 世纪中叶以后,有关回纥人的外貌特点在古代文献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载。如唐代文献中就称回纥人“貌不类胡”,即其外貌是与白种人特点的“胡人”截然不同的。古代阿拉伯文《亚米尼史》一书在记述回纥人时,说他们的外貌是“宽脸庞,小眼睛,扁鼻子,少胡须”。
▲喀什博物馆所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回鹘王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关于回纥人的种族特征,虽然文字记述较少,但在回纥西迁至新疆初期所建的佛教洞窟中,有相当丰富的回纥人供养人壁画资料可供我们分析。
如新疆吉木萨尔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中的壁画。发掘者认为,其中的回纥供养人“均方圆脸,弯眉,鱼形细眼,小口,鼻子低而阔”,男性面部都“无胡须或很少胡须”。
此外,在敦煌莫高窟61号窟和409号窟中被明确断定为回纥人像的“回鹘公主供养图”和“高昌回纥王礼佛图”中的回纥王和公主形象,与上述吉木萨尔佛寺中的回纥人物面貌特征极相似,即“方圆脸,弯眉,鱼形细眼,小口,只是鼻子稍宽”。另外,新疆库车库木吐拉 79 号窟的大量回鹘供养人像,面部特征也与上述两地的基本相同。
▲回鹘公主供养像
德国著名突厥学家噶玛利女士曾专门搜集和研究回纥的绘画。她指出:“回鹘画家把不同种族的人作了系统的区分,我们从回鹘时代的壁画中可清楚区分出不同种型的人”。
噶玛利指出:在回纥绘画中“西方人‘眼大如牛’,但回鹘贵族的面孔则满如圆月,鼻子稍勾,眼如杏仁,不蓄胡须,就像一般的蒙古人那样”。俄罗斯学者吉洪诺夫对回鹘“欢乐公主”及其他贵族妇女画像的研究结论是她们“鼻子的凸骨不大,浓黑的头发梳成漂亮的发式,眼窄且斜,表明为东亚型女像。”当代土耳其学者也认为“古代的突厥、回纥人是黄色人种”。
噶玛利最后总结道:“汉族人在族的特征上可能与突厥、回纥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只能从画中的服式或题词中加以区别。”
德国学者勒柯克也曾对回纥画家描述的这种特征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与噶玛利所说相同。
根据我们汇集的这些零散材料和不同研究者的分析,回纥人在体质形态上表现为蒙古人种的特征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回纥人在外形特征上与我国现代的蒙古族人是相同的。
三. 回纥西迁进入塔里木盆地
唐开成四年(839年),漠北草原上“连年饥疫,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回纥人“流亡遍于沙漠,缰仆被于草莽”。840年,在各部首领的统帅下撤离了漠北,分别向南、向西奔去。
南迁的回纥人逐渐融入了中原汉族之中。西迁的回纥人中,人数较少的一支迁入河西走廊,以后逐渐与当地人融合,这就是今天的裕固族。今天裕固族中的杨姓,就是古代回纥汗族药逻葛氏的汉译姓。
▲裕固族服饰。(图片来源:甘肃发布)
大部分西迁的回纥人进入新疆,在塔里木盆地东西两端建立了两个新的政权:高昌回纥与喀喇汗王朝。
塔里木盆地原来的居民是绿洲农业民族,与回纥人在语言、生产生活方式、甚至人种特征上完全不同。回纥人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有更强悍的战斗力,他们在一百多年间逐渐征服了各个绿洲,控制了整个塔里木盆地。
四. 回纥迁入以前的塔里木盆地居民
从西汉到公元840年以前,有关塔里木盆地各绿洲居民的记载是清楚而详细的。
盆地东部的吐鲁番、哈密等地有较多汉族人。特别是公元前60年西汉开始直接管辖西域后,汉人不断迁入盆地各绿洲,到了东汉末年以后,汉人成了今吐鲁番、哈密地区的主要居民。
史称:“自高昌(吐鲁番)以西诸国人皆深目高鼻”。也就是说,从吐鲁番盆地往西各绿洲上多为印欧语系、“赤发绿睛”、“高鼻深目”类型的“胡人”。
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从今若羌到和田)则有羌人,这些羌人的分布曾与甘青、西藏地区的羌人连成一片。因为羌人与汉族都是黄种人,所以当时史称和田人“颇类华夏”。以上情况一直延续到回纥迁来以前。
国际学界对塔里木盆地古代居民所用语言文字多年的研究有一个共识,公元9世纪中叶回纥人迁来以前,塔里木盆地居民共有7种语言、21种文字。其中,西部和北部以焉耆-龟兹语和于阗语这两种印欧语系的胡人语言最为流行,东部和南部则有羌人和汉人的古藏语文和汉语文,整个盆地都没有维吾尔语言和文字。
佛教是当时各绿洲流行的宗教。
▲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五.回纥人与塔里木盆地原住居民的融合
西迁的回纥人进入塔里木盆地以后,就从东、西两端向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发展,到公元1006年,灭亡了盆地内原住居民最后一个王国——于阗国。从此,原住居民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而开始讲维吾尔语,用回鹘文。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直至公元11世纪,当时一位喀什人写的《突厥语大词典》一书还称,“于阗人不会维吾尔语,喀什城外的人也不说维吾尔语,只有喀什城里的人说维吾尔语”。
在这个过程中,回纥人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游牧文化而接受了当地的农耕文化,转变成了绿洲农业民族。
但是当时在整个盆地内,还不具备形成一个统一民族的条件。一方面,原住居民与回纥人的融合,即原住居民在语言上的维吾尔语化和回纥人对于绿洲农耕文化的吸收学习过程并没有完成。
▲新疆高昌故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西边的喀喇汗王朝于公元950年开始信仰伊斯兰教,而东部的高昌回纥王国的居民都是佛教徒和摩尼教徒。由于宗教的不同,两方势同水火,处于完全敌对的地位。东、西两部分居民,并没有同一民族的心理意识。
在战乱中,伊斯兰教不断向东发展。到15世纪末,佛教已被赶出了吐鲁番。公元1514年,伊斯兰教势力攻占了盆地最东部的哈密地区,整个塔里木盆地的居民都皈依了伊斯兰教。
统一的政权和宗教,推动回纥人与原住居民在文化、风俗和血缘上的融合完成了,于是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形成了。
今天的维吾尔族,尽管继承了回纥人的语言和其它很多特点,但已经不再是一个“马上民族”,也不再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外貌。
塔里木盆地自古是多民族,包括汉族的居住之地,从来不是单一民族的居住地。在维吾尔的直系祖先迁来之前,当地主要居民是“胡人”、羌人和汉族人。维吾尔族是其先民回纥人与塔里木原住居民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尽管其历史是古老的,但确实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新的民族。